欢迎访问千教网-生活知识百科,百科知识大全,优质生活百科知识分享网站

千教网-生活知识百科,百科知识大全,优质生活百科知识分享网站

千教网 > 母婴 >

“医”说就懂丨新生儿初乳口腔免疫疗法:守护宝宝健康的“第一剂疫苗”

www.kushiwan.com 2025-08-07 16:35 母婴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保温箱旁,医护人员正用无菌滴管将几滴淡黄色的液体轻轻滴入早产宝宝的口腔——这不是普通的喂养,而是近年来在临床逐渐推广的“初乳口腔免疫疗法”。这项贴合新生儿生理特点的天然干预手段,以其“简单、安全、高效”的优势,成为守护脆弱新生命的重要防线。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的临床定义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Oral Colostrum Immunotherapy,OCI)是指在新生儿出生后数小时至数天内,通过口腔黏膜接触的方式,将母体初乳(产后72小时内分泌的乳汁)少量、多次地滴入或涂抹于新生儿口腔黏膜表面,其核心是借助初乳中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通过口腔黏膜接触,激活新生儿的局部免疫防御系统,为脆弱的新生命筑起天然保护屏障。

初乳是天然的免疫宝库

免疫球蛋白:以分泌型IgA(sIgA)为主,能特异性结合口腔黏膜表面的病原体(如大肠杆菌、链球菌),形成“免疫涂层”,阻止其黏附与定植;

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可促进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增强黏膜屏障完整性;

乳铁蛋白与溶菌酶:前者能竞争性结合铁离子(抑制细菌繁殖),后者可破坏细菌细胞壁,二者协同发挥广谱抗菌作用;

干细胞与益生菌:初乳中的乳腺干细胞能调节新生儿免疫细胞分化,而天然存在的乳酸杆菌等菌群可早期定植口腔,抑制致病菌生长。

OCI的核心临床价值

显著降低感染风险,缩短住院时间:

早产儿(尤其是32周或1500g) 是感染(如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高危人群。 2023年《美国新生儿护理学杂志》的多中心研究显示,对胎龄28-32周早产儿实施OCI(出生6小时内开始,每次0.5-1ml,每2小时1次,持续3天):NEC发生率降低42%,平均住院时间缩短5.2天。

为何效果显著?

因为新生儿出生后1-6小时是口腔免疫细胞激活的 “黄金窗口期”,此时 sIgA 在黏膜的附着效率能提升3倍,相当于为口腔黏膜快速 “装备” 了一层免疫铠甲。

促进肠道菌群平衡与喂养耐受

口腔是肠道菌群的 “发源地” 之一。临床数据显示,接受 OCI 的新生儿,出生后7天口腔及粪便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检出率比对照组高 27%,而大肠杆菌等条件致病菌的定植时间延迟约48小时,这种菌群 “正向平衡” 对早产儿喂养过渡至关重要。

NICU 中的早产儿常因肠道功能不成熟面临喂养不耐受问题,而 OCI 能通过刺激口腔迷走神经末梢,促进胃泌素、胃动素等胃肠激素分泌。数据显示,接受 OCI 的早产儿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平均提前2-3天,呕吐、腹胀等喂养相关并发症减少29%,为 “从微量喂养到全肠道喂养” 搭建了平稳桥梁。

特殊临床场景的适配性

剖宫产新生儿:由于未经过母亲产道菌群接触,且初乳分泌可能延迟,OCI可弥补其早期免疫暴露不足。研究显示,剖宫产宝宝接受OCI后,出生后1个月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降低21%;

母亲存在感染风险时:当母亲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绒毛膜羊膜炎等,新生儿感染风险升高,OCI中的sIgA能针对性中和母亲体液中的病原体抗体,形成被动免疫;

围产期窒息新生儿:在复苏后稳定期实施OCI,可减少缺氧导致的黏膜屏障损伤,降低继发感染概率。

临床操作规范与实施要点

适用人群的临床评估

早产儿(胎龄<37周),尤其是胎龄<32周或出生体重<1500g者;

存在感染高危因素:如母亲产前发热(体温≥38℃)、胎膜早破>18小时、羊水污染Ⅱ-Ⅲ度;

暂时无法经口喂养的新生儿:如需要呼吸支持(无创通气、机械通气)、存在吞咽功能障碍;

其他高危情况:如双胎/多胎、宫内生长受限(IUGR)、母亲乙肝病毒(HBV)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需结合病毒载量评估)。

标准化操作流程

初乳收集与处理

优先使用产后12小时内的新鲜初乳;若母亲暂时无法泌乳,可使用同一母亲后续分泌的初乳(冷藏不超过72小时,冷冻不超过3个月,复温时水温不超过37℃,避免破坏活性成分)。每次收集2-5ml,经无菌滤器过滤后装入无菌注射器备用。

操作步骤

将新生儿置于中性体位(头肩略抬高 15°,避免呛咳),先清除口腔分泌物;用 1ml无菌注射器(去除针头)抽取0.2-0.5ml初乳,缓慢滴入口腔颊黏膜与牙龈之间的间隙(左右各半),或用无菌棉签蘸取初乳轻轻涂抹口腔内侧。

频率与疗程

出生后1-6小时内开始,每2-4小时1次,每次0.2-0.5ml,持续2-3天;早产儿可根据体重调整,如<1000g者每次0.1-0.2ml,避免过量导致反流。

临床常见问题与循证解答

母亲初乳不足或无法获取时怎么办?

首选:使用同一位母亲后续分泌的成熟母乳(免疫活性成分虽略低于初乳,仍远优于配方奶)。

次选(需符合伦理及机构规定):使用经过规范巴氏消毒的捐赠母乳(部分活性成分受影响,但仍保留一定免疫功能)。

不推荐:用普通配方奶替代,因其缺乏关键的免疫活性物质。

特别提醒:即使初乳量很少(如每次只有0.1ml),也应进行OCI,其免疫保护作用依然存在。

乙肝或HIV阳性母亲的初乳能否使用?

乙肝(HBV)妈妈:

新生儿在出生后已规范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的前提下,使用母亲初乳进行OCI是安全的,不会增加HBV感染风险。初乳中的抗-HBs抗体甚至能增强对宝宝的保护。

艾滋病(HIV)阳性妈妈:

必须结合母亲病毒载量和抗病毒治疗情况严格评估。若母亲病毒载量1000拷贝/ml且持续接受有效的抗病毒治疗,WHO推荐可进行母乳喂养,OCI同样适用。

OCI会增加宝宝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风险吗?

不会!恰恰相反,OCI能降低NEC风险。初乳中的TGF-β可抑制肠道过度炎症反应,乳铁蛋白有助于减轻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多项大型 Meta分析均显示,OCI 组NEC发生率更低,临床实践中也未发现OCI直接导致NEC。

健康的足月宝宝也需要做OCI吗?

对于能在出生后1小时内实现有效吸吮的健康足月儿,通过直接哺乳自然获得初乳接触口腔黏膜,通常不需要额外实施OCI。但是,如果足月儿存在以下情况,短期(1-2天)OCI可作为有益补充:① 母亲初乳分泌显著延迟(6小时);② 出生后因黄疸光疗等需要暂时母婴分离,无法频繁有效吸吮。此类情况下OCI能提高后续母乳喂养的成功率(约12%)。

需特别强调:OCI 是母乳喂养的重要 “桥梁” 和补充手段,而非替代品!临床实践中,“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始终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黄金准则。

初乳口腔免疫疗法以其 “天然、安全、高效” 的特性,为新生儿尤其是高危群体构建了一道坚实的免疫防线。它依托母体初乳的生物活性成分,精准契合新生儿生理需求,在生命最初的脆弱期提供关键保护。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规范与推广,这项源于自然的干预手段,正成为守护新生命健康的重要力量。

作者:曹芳芳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儿科医学部新生儿二病区一组 主管护师

韩涛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儿科医学部新生儿二病区一组 副主任医师

审核:孔祥永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儿科医学部新生儿二病区 主任医师

封面图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Tags:婴幼儿护理免疫疗法初乳新生儿护理

猜你喜欢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tag
盛装 错误 可通过 米饭 隐睾 飞机 输入 泡茶 军事 蒙骜 东区 网络安全 结果 工业技术 职业 凉水洗 功效作用 人类从业者 已婚女人 甘性 感冒 躲春 动物科普 口腔 健身 高温期 养生与保健 学位 精囊炎 农业防治 脊髓 高坡 挂钩 精液 竹林 红耳 百会穴处 景区车辆租赁 喜力 军衔 特色小吃 电流 化妆 出行 职工 霸业 牙膏 男性 证书 概率 皇权 访客 电脑填字教程 驱散 配土 新生儿护理 胃黏膜 甜椒 力量 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