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教网 > 旅游 >
“60多岁的妈妈,出去旅个游竟买回一套海景房,退也退不掉。”近期,湖北的刘亮(化名)一家由于这个事被搞得焦头烂额。然而刘亮的“烦恼”并不是个例,不少有着类似历程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省吃俭用了一辈子的父母,出去旅个游,回来却背上了房贷。更糟糕的是,他们不只隐瞒家人,还处处为销售说话。被蒙在鼓里的子女为此烦恼不已。
老人被“洗脑”买下房地产
打电话、跑银行、找律师、查资料……近期,刘亮的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妈妈刚买的一套房上。他为此感到筋疲力尽。这所有的开始,是他妈妈忽然要把家存的各种酒拿出去抵给其他人,房屋的事情才暴露出来。
“首次拿酒给其他人的时候,大家就感觉非常奇怪。多次询问后,她才说了买房的事情。”刘亮说。老人家首付都凑不齐,销售就鼓动她看看家有哪些东西可以抵扣房款的,前前后后拿出去的酒价值3万多元。
刘亮说,他妈妈是经人介绍报了一个底价旅游团,顺便去看了海景房。到了目的地,当地的销售就开始营销推广房地产。刘亮表示,为了让老人买房,销售的套路不少,“甚至还让我妈拉人头赚零烧钱抵扣房款,跟传销一样”。
据刘亮描述,他母亲在销售的忽悠下办了10年的房贷,今年9月初支付第一笔购房款3万块钱。贷款10年,每一个月要还款2600元。“销售说公司可以给抵扣2000块钱,共抵扣两年,两年之后假如我妈带人来买房,会有480万的营业额,这个营业额可以继续抵扣,就等于她买房的贷款,公司帮她还上。”
刘亮不是唯一为此烦恼的青年。福建的网友乐乐(化名)表示,她的妈妈也是报了旅游看房团后在外地买了房,回来后还隐瞒家所有人。“看了她手机账单才了解这个事情,大家一家人被搞得不能安宁,但最后老人3万多定金也没要回来,一想到这事就来气。”乐乐吐槽,她的妈妈被洗脑办假证买房,还处处为销售说话。
首付款没办法追回
为了准时止损,刘亮已把老人因购房办理的银行贷款紧急取消。“但3万多的首付款,加上抵出去的酒,总计7万块钱却无法拿回来”。而这并非最糟心的,更叫人很难同意的是海景房的实质价值。
刘亮查了他妈妈购买的房源状况,“基本上就是单价1000元左右。小房屋基本是10万出头,但事实上也没什么成交,无人买。我妈是以6000多块钱的单价买的,总共花了40多万。”
网上的“同款父母”并不少,一位浙江宁波的网友发帖称,十几年前父母被忽悠包飞机包吃住去玩,结果一同去的邻居们一人买了一套。“当时买的58平米20来万,目前中介收房只出价六七万,真是卖更不是不卖更不是。”
一边是优惠供应的二手房,另一边则是高价新房,巨大的差价也增加了不少人的心理落差。有人表示,假如抱着投资的心态在这种地方买房一定会崩溃,有些新房单价卖1万多,二手房却只有2000多。
业内人士指出,此前 “首付几万就能拥有一套海景房”的宣传语盛行一时。后来楼市状况发生变化,致使一些海景房二手交易市场提供量增加,底价房源出现。旅游火热之际,一些买家更倾向于选择短期出租度假,而不是购买房地产。多地海景房城市出现二手房暴跌价的状况。
瞒着子女购房错过5天冷静期
北京年轻人报记者发现,事实上,外地购房团到海滨城市买房的案例数见不鲜。那样,这种忽悠老人的“旅游购房团”缘何经久不衰呢?
刘亮后续处置妈妈房地产的经验可能能说明一些问题。经咨询律师和公安部门,刘亮得知类似的报案不少,但因为签订的卖房合同是真实的,不涉及诈骗,钱款非常难拿回来。海景房的价格没超越当地房管局备案的最高价,所以也没方法申诉。
其实针对海景房,当地住建局就曾发布过有关指导建议,建议中提到,实行“5天购房冷静期”规范。开发公司在与中介机构签订的委托销售合同、与购房人签订的认购协议中,须列明购房5天冷静期退房的条约,明确退房退款的有关事情。购房人可在签订认购协议后5个自然日内书面向开发公司提出退房退款申请。开发公司经与购房人协商一致、扣除购房人在购房过程中产生的合理成本后,在15个自然日内给予办理退房退款手续。
但业内人士觉得,不少老人是瞒着子女购房,等子女得知5天冷静期早就过了。建议不要盲目相信宣传,更不要冲动消费,老人在买房前最好跟子女商量,以免引起家庭矛盾。
想办法
为保护老人权益子女该如何做
对于后续的处置,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建议,子女在发现老人购房的第一时间,要与老人一块对购房过程进行复盘、取证。梳理当下手中学会的证据,看证据是不是完备。譬如通过购房合同中具体的条约约定可以证明中介或开发商存在欺诈、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假如证据比较充分,可以直接提起有关的民事诉讼,倡导撤销购房合同,并退款;假如证据并不充分,可以与有关销售获得联系,看是不是可以补取有关证据。同时,也可以与有关销售进行协商,尝试退房。
王玉臣提醒,作为子女最好和老人随时维持联络,多关心老人的平时生活。日常,不少子女因为工作繁忙等与老人缺少交流,致使老人在买房时不会与子女商议,子女也根本不了解老人被忽悠买了房,等到了解的时候为时已晚。假如老人已经不慎掉入此类陷阱,也不要对老人过于责备,可以一块努力,解决问题。
王玉臣特别提醒,要谨记但凡没列入合同中的承诺都可能没办法兑现。千万不要轻信售后包租、以租养贷。对于旅游地产,开发商总是会打着“售后包租”的名义销售,以此打消购房人的后顾之忧。但,售后包租本身就是明令禁止的行为。市场的培育、项目的运营等是受一系列原因影响和决定的,不少开发商根本不拥有这个能力,后续或许会有不少隐患和纠纷。
- 上一篇:旅游知识-旅游归来解除疲劳的办法
-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