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教网 > 生活 >
2024 年 9 月 13 日,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教授、国家林草局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肖时珍在科普中国·星空讲座“传承科学家精神,点亮地质之光”主题场带来演讲《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前世今生》。
以下是肖时珍的演讲节选:
什么是“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那是一场拯救努比亚古迹的国际运动。1959年,埃及计划建造一座拉斯曼大坝,但这座大坝的建成将淹没努比亚纪念碑中最杰出的两座神庙。于是,埃及及其邻国苏丹请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帮助保护其宝贵的努比亚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意了挑战,发起了一场宏大的救援运动,他们号召不少国家和组织,大伙有钱出钱、有技术出技术,还召集了顶级的专家拟定了一个宏伟的计划,就是将神庙拆除并搬运到没被淹没的地方重新组装起来。
图片源自肖时珍演讲PPT
努比亚运动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也使得遗产保护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草了《保护文化遗产公约》。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第17届大会,注意到文化和自然遗产愈加遭到人类行为和自然的破坏威胁,急切需要以公约的形式来约束大伙的一同行为,对文化和自然遗产进行保护,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截止到现在,全球一共有一百九十六个国家签署该公约,成为公约缔约国。这也使得《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为全球缔约国最多、影响力最广泛的国际性公约之一。
图片源自肖时珍演讲PPT
依据公约的规定,世界遗产是指因具备特殊文化或自然含义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现在没办法替代的自然地区或文化遗产。它们是全人类公认的、具备特殊意义和常见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中国于1985年加入该公约,成为其缔约国。
截止至今,全球总共有1283项世界遗产被列入遗产名录,其中绝大部分是文化遗产,总共有952项;自然遗产231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0项。这1283项世界遗产分布在全球168个国家。
中国现在共有59项世界遗产,其中55项是文化遗产,15项是自然遗产,4项是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看着仿佛数目不太多,但大家国家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国,由于大家国家世界遗产总数位居世界第二,而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双遗产均位居世界第一。
世界遗产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它们是人类进步和自然进化的要紧成就。保护好、传承好、合理的利用这类遗产,是大家一同的责任,也是人类文明根基和世界可持续进步的势必需要,对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达成文化具备特殊意义,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因此,世界遗产的申报、保护、管理和可持续进步工作,代表着国家利益和国家荣誉。
- 上一篇:量子世界的特质:不确定性和非局域性
-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