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教网 > 生活 >
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12月1日,在世界南极日之际,国内南极中山国家大方本底站(以下简称南极中山本底站)正式业务运行。
这是国内首个境外大方本底站,也是第9个纳入业务运行的大方本底站。
图为南极中山国家大方本底站观测场。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大方本底站观测温室气体和大方臭氧等反应性气体、气溶胶、太阳辐射等要点,其观测结果体现较大尺度大方不直同意人为污染影响且混合均匀后的平均情况。大方本底站站址一般选择在离得远远的人类活动和污染源的区域,以最大限度“还原”大方的本来面目。
南极区域是全球大方环境观测的要紧本底地区,极地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放大器”,中山站坐落于东南很大陆拉斯曼丘陵,其观测数据具备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科学价值,利于探究南很大陆大方本底长期变化及规律、平流层-对流层交换过程、多圈层相互用途机制及人类活动对全球的影响,加之气象科考队员连续多年来此实行越冬任务,确保观测数据能忠实“还原”南极多年来大方成分组成和变化。
据介绍,“入列”国内大方本底站家族后,南极中山国家大方本底站将对南很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进行连续、长期业务化观测,真实反映南极区域大方成分及其有关特质的平均状况,支撑全球应付气候变化。
现在,中山站已建成涵盖臭氧、大方化学、气溶胶等七大类气象要点在内的综合观测体系。作为南极中山雪冰和空间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要紧组成部分,中山站大方成分观测数据已被纳入世界气象组织《南极“臭氧洞”公报》、中国气象局《极地气候变化年报》,并被科学家多次用,有力推进极地天气及气候变化、极地大方化学等范围科学研究。
现在,国内共有青海瓦里关等9个大方本底站。同时,坐落于环渤海、四川盆地等气候系统重点区的10个拟新增大方本底站,已于今年7月启动为期一年的观测试验。
综合来源:新华社、科技日报、中国气象报社等
- 上一篇:世界上最细的意大利面诞生!研究职员说:不可以吃
-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