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教网 > 生活 >
12月16日晨,北京的天空出现似火朝霞,将沉寂的夜空与马上苏醒的城市温顺地连接起来。
在朝霞中,有一朵“飞碟云”,你拍到了吗?
王建忠 摄
那样,朝霞是怎么样形成的?为何云的形状千变万化,颜色也不相同呢?这种“飞碟云”又是怎么样形成的呢?
朝霞、晚霞是如何形成的?
霞分为朝霞和晚霞,是当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方层,被很多的空气分子散射而产生的,空中的尘埃、水汽等杂质越多,色彩越明显。
在没云层遮挡的时候,太阳直射到地面。阳光由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组成,占比分别5%、43%、52%。可见光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光,波长由大到小。
太阳光进入大方之后,遇见云,云中有水滴、气溶胶等“大颗粒”,就会发生米散射,太阳光谱中波长较短的绿、蓝、紫等颜色的光最易被“大颗粒”散射出来,而波长较长的红、橙、黄等颜色的光透射能力较强,就会在云中散射。这个时候,大家就看到了朝霞和晚霞的橙红色。
朝霞和晚霞并非单一的橙红,因为云层当中水滴、雨滴的直径不同,霞光会呈现红色、橙色、橙红色、黄色、粉色等多种颜色。
为何云的形状千变万化?
云是大方中的水蒸气遇冷后形成的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的集合体,它们漂浮在空中形成一种大家肉眼可见的东西。
云的形状千变万化,这是由于构成云的水滴和冰晶会伴随云中大方的流动而流动。而大方的流动是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着的,这也就导致了云的形状各不相同。
除去形状各异以外,云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这又是为何呢?接着一块儿看…
为何云的颜色也不相同?
其实这和太阳光的散射有关。
当云中云滴粒子的直径大于太阳光的波长时,会发生米散射,太阳光中的各种颜色会被均匀的散射,最后重叠为白色,大家看到的就是白云了。
但在阴天的时候,上层的云遮住了太阳,照到下层云的太阳光就比较弱,发生的米散射也会变弱,所以大家看到的云就会变暗。
当太阳光通过大方层时,波长较短的蓝光会在遇见悬浮微粒时发生瑞利散射,被散射到空中,在早上和晚上,因为太阳光是斜射的,在大方中的传播路径比较长,就会有更多的蓝光被散射掉。
当太阳光到达云彩时只剩下波长比较长的红光在云中发生散射,所以大家在日出和日落时看到的朝霞和晚霞总是是红色的。
“飞碟云”是怎么样形成的?
大家平常说的“飞碟云”,也叫荚状云,依据出现高度的不同,可能是荚状高积云或者荚状层积云,它的形状有点像凸透镜或者杏仁,由于非常像科幻作品中外星飞碟的样子而得名。
大部分飞碟云和周围的地形有关,一般是因为气流过山的过程中形成了山脉背风波,背风波向下游传播,形成的上升和下沉气流一同用途,从而形成了飞碟云。也有部分飞碟云是因为锋面到来前的波动致使的。
大部分飞碟云的出现表明当时的大方条件比较稳定,预示着将来是晴好天气。但假如它是冷锋带来的,譬如日本富士山附近的荚状云,则总是预示着暴风雨天气。
来源:北京发布、科普中国、蝌蚪五线谱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 2024-11-19 2016云南旅游攻略
- 2024-11-18 生活便捷新篇章——云南华丽高速公路
- 2024-11-16 秋天云南旅游攻略
- 2024-11-15 云南腾冲自驾旅游攻略
- 2024-11-12 韶关云髻山旅游攻略
- 2024-11-11 日本东京旅游攻略云南
- 2024-11-02 福州青云山旅游攻略
- 2024-10-31 云南自己旅游攻略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