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千教网-生活知识百科,百科知识大全,优质生活百科知识分享网站

千教网-生活知识百科,百科知识大全,优质生活百科知识分享网站

千教网 > 生活 >

青藏高原湿地近200年来汞累积的时空格局与循环过程

www.bookrac.com 2024-11-26 13:26 生活

日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冯新斌研究员与王训研究员团队依据青藏高原全境50个湿地沉积物柱芯,分析了近两百年来全球变暖与人类活动影响叠加下的青藏高原湿地汞累积的时空格局,厘清了青藏高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湿地汞累积的两种独特分布模式,论文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

图1. 青藏高原典型的湿地景观

青藏高原湿地:潜在汞污染影响的脆弱生态系统区

青藏高原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影响力重大的生态调节区,是中国湿地分布海拔最高、最集中的区域,湿地资源丰富,拥有最完整、最原始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其他很多湿地不拥有的特点,湿地种类极为独特。青藏高原湿地是亚洲生态安全的屏障,具备水源供给、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调节等要紧功能,同时也是全球变化敏锐区、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脆弱区。

汞具备最强的生物毒性,能在大方中进行长距离迁移传输导致全球性的污染。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急剧加大,现在全球正面临着严峻的汞污染形势,这紧急威胁全球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鉴于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13年十月达成一项具备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汞公约—《关于汞的水俣公约》,该公约旨在控制和削减全球人为汞的排放和含汞商品的用法,保护人类健康与生态安全。

近两百年来,人类活动影响与气候变化加剧了青藏高原湿地的脆弱性,使高原湿地保护面临一系列挑战。全球低海拔地区的研究均表明湿地是汞要紧的源和汇,是汞污染的敏锐区。目前青藏高原周围的南亚、东南亚区域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在季风的影响下,通过大方长距离外贸迁移进入青藏高原腹地,已成为威胁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安全的重点原因之一。故而,探究过去两百年来全球变暖与人类活动影响叠加下的青藏高原湿地汞循环过程,对于维护青藏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安全及国家汞履约谈判具备要紧意义。

图2. 青藏高原湿地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沉积物汞累积的纵向模式。其中,a为整体浓度的空间分布,b为纵向模式的空间格局,c-e为表层高汞、亚表层高汞及没有明显趋势的整体展示。

汞的分布格局与源汇过程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冯新斌研究员与王训研究员团队与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卢蒙教授团队通过协同攻关,运用多维同位素年代学技术与汞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分析了青藏高原全境50个湿地50 cm深的沉积物柱芯汞的分布格局与源汇过程。结果表明:

在季风区,湿地沉积物汞最为典型的分布模式是表层含量高,随深度递减的“表层高汞”的纵向格局。同时,沉积物的有机质的年龄远高于沉积物埋藏的年龄,汞的年际沉积通量增幅远高于含量的升高幅度。

导致上述分布模式是什么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人为活动排放汞量稳步增加,尤其是1950年将来,南亚、东南亚与国内西南地区汞排放显著增加,这类人类活动排放的汞随季风长距离迁移传输,沉降在季风区的湿地沉积物中。除此之外,青藏高原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冰川与永冻土在全球变暖影响下加速消失,原先库存这类介质的汞与有机碳,随径流的携带用途,沉积在下游的湿地生态系统。这种现象在冰前湖湿地更为显著。

图3. 季风区三个典型沉积物柱芯的汞、碳及其各同位素的年代学分布状况。其中,DS1与DS2采集于若尔盖湿地的沉积物,DS3采集于唐古拉山冰前湿地。

在非季风区,湿地沉积物汞最为典型的分布模式是沉积物的某一亚表层的汞含量忽然升高的“亚表层突高”的纵向格局。同时,也出现沉积物的有机质的年龄远高于沉积物埋藏的年龄,汞的年际沉积通量增幅远高于含量的升高幅度的现象。

导致上述是什么原因主如果,在非季风区,因为局部地势海拔较高,特别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屏蔽用途,长距离传输沉降的人为活动汞较之于季风区减弱;同时,天然降水较少,湿地的水源补给主要依赖冻土与冰川的消失;进而,遭到全球变暖与局地的气候变化影响效应显著;在过去几十年间,局地的水文环境可能在某些年份突变,导致上游冰川和冻土地区的汞加速累积在沉积物中,产生“亚表层突高”的奇异现象。

图4. 非季风区两个典型沉积物柱芯的汞、碳及其各同位素的年代学分布状况。其中,DS4采集于班公湖附近的湿地,DS5为那曲的湿地沉积物。

前景与意义

1. 发现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湿地汞累积的不同模式,对于理解青藏高原地区汞循环,构建青藏高原汞循环模型至关要紧。

2. 湿地是汞的显著敏锐区,将来人类活动叠加气候变化的影响,先前库存在冰川与冻土汞迁移累积至下游湿地,导致湿地汞污染风险增加,尤其是坐落于冰前湖的湿地。

3. 各种同位素技术交叉融合,为分析复杂地区的汞循环提供了新视角。

查看更多,请阅读原文:

Influence of global warming and human activity on mercury accumulation patterns in wetlands across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doi: 10.1093/nsr/nwae414

Tags:湿地

猜你喜欢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tag
刘戴恩 鱼子酱 英文名 动物保护 半身 怎样 清新剂 苹果 红糖 中美洲 健身 山东省 改善 广场 摄入 小吃 海狮 体质 强迫性 印章电脑教程 炸粉 三支 楼梯 小青年 香槟 保质期 家常菜谱 芦笋 帽子 商超 电脑多选教程 是指 炒面 气管炎 白斑病 年度 ifound电脑教程 护照 观众 菜市场 职业 滴剂 虾仁炒饭 观念 泡脚 分电脑屏教程 鱼类 广州尼比车辆 确认书 Sora 卫嬿婉 乾隆 清晰度 艾叶 成分 网络电脑教程 手镯 春季柳絮 刘禅 马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