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教网 > 生活 >
今年11月,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了一项重拳研究:截至2022年,中国大约有1.48亿糖尿病病人。[1]平均来讲,10个人里就有1位确诊糖尿病。
那样,一旦确诊2型糖尿病,该注意些什么呢?除去常常提到的控制血糖、改变生活方法,还要特别注意慢性并发症的筛查。
01 什么是糖尿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可以理解为糖尿病带来的麻烦——由于糖尿病的存在、进步,致使身体出现更进一步的损伤。根据发生速度,可以分为急性、慢性两种。
前者,譬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的血糖代谢存在异常,进而干扰脂肪的借助,致使有毒物质在体内堆积。紧急时,可以在几日之内出现昏迷。
糖尿病并发症(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后者,总是需要数年的时间。依据受影响的组织,又可以将慢性并发症大致分为两种:血管成人两性疾病,譬如,心肌梗死、脑卒中、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系统疾病,譬如,弥漫性神经病变、认知功能障碍。[2]
02 为何需要筛查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说到这里,有些读者可能感觉,既然这类疾病都是糖尿病引起的麻烦,把血糖控制住不就没事了吗。为何还需要进行筛查呢?
好消息是,控制血糖确实可以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英国展开过一项糖尿病前瞻性研究,对5000余名病人进行了长达10年的随访。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指标之一)每降低1%,心肌梗死的风险就降低14%,视网膜病变可以降低37%。[3]
不幸的是,也有一些坏消息。
第一,日常,能控制住血糖的人不多。国内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只有30%~35%的2型糖尿病病人可以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4]
第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机理很复杂。传统上,主要关注高血糖对身体的伤害。譬如,前面提到的HbA1c,由血液里的葡萄糖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来。理想状况下,应该控制在7%以内;假如超越7%,说明血糖长期过高,很多红细胞遭到影响。红细胞等于人体的快递员,一旦它们遭到影响,血管、神经都可能出现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图片来源:Polymorphism of aldose reductase gene and susceptibility for developing diabetic retinopathy among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近年来,很多学者指出,高血糖不可以讲解所有些并发症。譬如,2型糖尿病病人总是存在血脂代谢紊乱。血脂异常,也会伤害身体组织。[5]再譬如,个体差异。面对疾病,每个组织会想方法防御。而机体所能提供的保护性原因,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地方。于是就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同样的血糖水平,有些人可能出现并发症,有些人则安然无恙。[6]
最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率特别高、后果极其紧急。
在发病率方面,国内的一项研究以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7种并发症为目的,调查了6万余名2型糖尿病病人。结果显示,66.8%的病人存在某种慢性并发症;而每位病人,平均患有2种以上并发症。[7]
在后果方面,心脑血管疾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8]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影响视力,也是工作年龄人群最容易见到的失明缘由。[9]认知功能障碍既会干扰病人的生活水平,又会对家庭导致沉重的负担。[10]至于大伙可能不太熟知的周围神经病变,可以引起足部溃疡,紧急时需要截肢。[11]
因此,2型糖尿病病人在控制血糖以外,最好尽快、按期进行慢性并发症筛查。
03 如何筛查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答案非常简单:按期进行体检。
根据检查方法,可以将并发症筛分数查询为两类:一类是常规体检包括的,譬如,心脑血管、肾脏检查;另一类是需要额外注意的。
糖尿病病人应注意的额外体检项目(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国内的专家建议,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应该尽快进行眼底检查,之后每年随诊一次,假如出现视网膜病变,便增加检查的频率。[9]在确诊5年后,注意进行外周神经系统检查,此后至少每年同意一次筛查。[11]对于65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病人,除去上述检查外,还应每年进行一次认知功能筛查。[10]
结语
2型糖尿病的防治分为三个层次:一级预防,改变生活方法,防止2型糖尿病的出现;二级预防,已经出现2型糖尿病了,积极控制血糖、准时筛查并发症;三级预防,并发症也有了,那就方法治疗和控制并发症。
这三个层次,就像糖尿病的三个救生圈。新近确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已经错过了第一个救生圈。不过,也不必沮丧:只须使用科学的方法,就大概防止并发症,延缓、降低甚至消除疾病对寿命和生活水平的影响。
出品:科普中国
参考文献
[1]ZHOU B, RAYNER A W, GREGG E W, et al. Worldwide trends in diabetes prevalence and treatment from 1990 to 2022: a pooled analysis of 1108 population-representative studies with 141 million participants[J/OL]. The Lancet, 2024, 0(0)[2024-11-18].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4)02317-1/fulltext. DOI:10.1016/S0140-6736(24)02317-1.
[2]中华医掌握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 315-409.
[3]STRATTON I M, ADLER A I, NEIL H A W, et al. Association of glycaemia with macrovascular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type 2 diabetes (UKPDS 35):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OL]. BMJ :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00, 321(7258): 405. DOI:10.1136/bmj.321.7258.405.
[4]高蕾莉, 纪立农, 陆菊明, 等. 2009~2012年国内2型糖尿病病人药物治疗与血糖控制情况调查[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7): 594-598.
[5]EID S, SAS K M, ABCOUWER S F, et al. New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s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s: role of lipids and lipid metabolism[J/OL]. Diabetologia, 2019, 62(9): 1539. DOI:10.1007/s00125-019-4959-1.
[6]YU M G, GORDIN D, FU J, et al. Protective Factors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Complications in Diabetes[J/OL]. Endocrine Reviews, 2024, 45(2): 227-252. DOI:10.1210/endrev/bnad030.
[7]贺小宁, 张雅雯, 阮贞, 等. 中国2型糖尿病病人慢性并发症患病率与次均医疗成本研究[J/OL].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9, 35(03): 200-205. DOI:10.3760/cma.j.issn.1000-6699.2019.03.004.
[8]褚晓婷, 熊建菁, 张国慧, 等. 2005—2019年上海静安区居民糖尿病有关疾病死亡变化趋势剖析[J/OL].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21(5): 397-401. DOI:10.16386/j.cjpccd.issn.1004-6194.2021.05.018.
[9]中华医掌握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学组. 国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22年)[J/OL].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3, 39(2): 99-124. DOI:10.3760/cma.j.cn511434-20230110-00018.
[10]中华医掌握内分泌学分会,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降压治疗目的研究工作组. 2型糖尿病病人认知功能障碍防治的中国专家共识[J/OL].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2, 38(6): 453-464. DOI:10.3760/cma.j.cn311282-20220518-00320.
[11]中华医掌握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 国家基层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指南(2024版)[J/OL].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4, 16(5): 496-511. DOI:10.3760/cma.j.cn115791-20240408-00160.
- 上一篇:@常常刷短视频的你,大脑可能都被影响了!
-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 2024-12-28 @常常刷短视频的你,大脑可能都被影响了!
- 2024-12-19 备孕时 男士要做些什么
- 2024-12-17 砂糖橘吃多了皮肤会变黄
- 2024-12-14 身体不舒服,就喝板蓝根当心喝到中毒昏迷!
- 2024-12-13 如此吹空调,健康又省电!
- 2024-12-10 牙痛吃那些菜好
- 2024-12-09 麻疹如何传播
- 2024-12-09 生殖器疱疹如何解决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tag